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大明督师 > 第324章 又被下套

第324章 又被下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现在吕汉强的大名在官场已经臭大街了,按照阶级区分,按照东林宗旨,那是要不死不休的,但其实真的情况是,这个不死不休是指的对方,而吕汉强却老是让自己这方生不如死,所以大家能不死还是不死的好,因此,能躲着还是躲着,要不当初吕汉强赈灾到山西,山西所有的官员都闭门不见,放狗轰人呢,最后大家庆幸的狠,就是吕汉强找上了他的本家平陆,那大家就一团和气吧。

但不知道怎么的,本来大家准备看他落难,然后落井下石的事情,就让他风生水起起来,正在大家还在高兴他瞎折腾,准备看他笑话的时候,这怎么就找上门来啦?

“不是他支撑不住,跑来要钱吧。”不等看完,延老倌焦急的问张指挥使。

“这到不是,这次他以钦差行辕的名义发来公文,是说平陆周边流民大集,因此有那不感恩戴德者,竟然啸聚山林,结寨为寇,要求我指挥使司出兵围剿,要不然就要上书皇上,弹劾我等山西官员不作为,耽搁他赈灾大业。”

听到这个内容,延布政使就愣愣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流民大集,这是当初大家就预见并乐于看见的,你在平陆赈济,平陆正好在山西一角,全山西的流民都涌向你那里,正是各地所喜闻乐见,不但如此,各地官员还故意大张旗鼓的对当地流民宣全,走吧走吧,去平陆吧,那里有皇上的赈灾钦差,到那你们就有救啦,然后或强迫,或鼓动,反正大家一把火的将流民往平陆赶。这一是减轻自己负担,这二也是想看吕汉强摔死的样子,只要吕汉强一旦支撑不住,那大家就有千百个理由弹劾他,赶他下台,然后孤臣党就彻底玩完,东林再次占满朝堂,治国,还是要东林这样的君子,你孤臣党是什么东西?

空谈误国?不在引经据典的深究圣人治国之道并辨析明白,怎么治国?

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这事情不好办啊,这要是让吕汉强咬一口,那就是入木三分啊。

看了再看手中的公文,延布政使也感觉非常非常为难,“张大人,你拿来的钦差行辕的公文,老夫也不能做主,因为他要求的是调兵,而我呢,是管民政,这管辖不同啊。”然后神情一肃,冲着天空拱手道:“当初洪武爷设定三司,便是避免国朝走向军政不分家的弊政,割除了藩镇割据隐患,因此,这军事上的事情,还请——”说着就将吕汉强的公文递向了张指挥使。

当时这位张指挥使哭丧着脸暗骂“你个老东西,平时你什么大事小事不是对我指挥使司指手画脚?这时候遇到难处了就推个一干二净,这做人也太不厚道了吧。”骂归骂,但还是再次跪倒,一脸恳请道:“吕汉强者,狠人也,不是下官能抗的住的,老公祖德高望重,还望您替小将拿个主意啊。”说着已经七十有五的指挥使跪倒磕头,顺手奉上白玉一双。

这对白玉光洁无暇,一看就是从哪个墓葬里挖出来的上古宝贝。一看这位指挥使没少在这山西挖坟掘墓,做那摸金校尉。

对于古玩,文人有着天生的喜爱,看到这一宝贝,延老儒怎么不两眼放光?迫不及待的就要伸手抓过来,但手伸到一半就停住了,“不行,这次面对的可是吕汉强,这是要丢官罢职的事情,一个不好,掉脑袋都有可能,上面的后果和一双白壁比起来,那这算什么?一双白壁罢了,不过是下次自己再派人挖了就是了。”

刚刚将手缩回来,就感觉后腰被人狠狠的捅了一下,这都是配合默契多年的,当时就明白身后的师爷有话说,当时也知道,这双白壁可以收,毕竟自己挖还费事不是?

于是,延布政使再次将手伸出,接过那双白壁,笑盈盈道:“你我一省为官,当是互相照应,这样吧,你切等等,我去后面思考一下。”

一见布政使收了礼物,当时张指挥使立刻将心放肚子里了,“剩下的事情****毛事?那是你的啦。”

回到后花厅,延老倌立刻问这个贴身的师爷:“这件事,我们能接吗?”

“能。”师爷斩钉截铁的答道。

“可我——”

“您可将此事上缴。”

“我上缴,这山西最大的官员就是我,我还上缴给谁?我——”看着一脸贼笑的师爷,延老倌突然恍然,是的,其实这山西自己还真不是最大的官,因为还有一个巡抚压在自己头上呢,那就是巡抚胡庭宴。

要说起延老倌,也是憋屈,人家别人当了一省布政使,那就是牧守一方的封疆大吏,是这一省第一人,可是,自己这个山西还有那个倒霉的陕西,就和别的省份不同,因为在这里,有个山西巡抚在。也就是说,自己的脑袋上总是有个婆婆在的。

“巡抚”之名即起于明代,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洪武二十四辛未,太祖令皇太子(即懿文太子)巡抚陕西地方,巡抚之名,始见于此。”永乐遣尚书蹇义等26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此后,逐渐派一些尚书,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去巡抚各处的边境腹地,办完事情就回朝廷复命。这样的官员,当时称为“巡抚”,或名“镇守”。巡抚兼军务的加提督,有总兵地方加赞理或参赞,所辖多而事务重者加总督。以尚书、侍郎任总督军务的,皆兼都御史,以便行事。由于总兵、宦官也可称为“镇守”,容易造成混乱,所以后来凡是文职官员奉命出朝,就一律称为“巡抚”,以与“镇守”相区别。此外,明代还派监察御史巡视各省,以资监察,称为“巡按”。“巡抚”、“巡按”略有不同,但这些都是明代才设置的差务。由于这些官职是临时性的,所以各处名称都不同。比较经常设置的,有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1员,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1员,总督陕西三边军务1员,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带管盐法兼巡抚广东地方一员,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等府1员,巡抚顺天等府地方兼整饬蓟州等处边备1员,巡抚保定等府提督紫荆等关兼管河道1员,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1员。巡抚偏沅地方赞理军务1员,抚治郧阳等处地方兼提督军务1员。这些官员设置都是以边防或镇压人民为主要任务的。日久之后,便变成定制,到清代才将督抚看作一省的最高长官。总督在明代有称总制的,所以清代一般还称总督为制台。而督抚仍用钦差官的体制,不给印绶而给关防,称部堂、部院,而不单称总督,巡抚。

其他地方的巡抚都是做完事情就走,独独山西陕西,还有登莱例外,是派来了就不走了,因其代表天子,权利有层层叠加,便成了这一地实际的最高长官,自己这个布政使也只能捏着鼻子听他的调遣指派,因此布政使和想法水火不容,总是在明争暗斗,斗走了胡庭延,这又来了一个耿如杞,比胡庭延还讨人厌,于是,就接着斗,但巡抚身份地位特殊,延布政使老是败落下风,老憋屈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