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 > 第080章 新帝遇知己 学士撰实录

第080章 新帝遇知己 学士撰实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080章 新帝遇知己 学士撰实录

(112)

崇祯此番既发自肺腑充满感情,又实事求是直率坦诚的表态,却又反过来将玉贵妃打动了。这次该轮到她既意外又吃惊了。她此时感动得及乎要说出,“此前一切,均是为试探和坚定您销毁伪书《三朝要典》,清除中兴路途障碍,俺兄妹俩精心设计的‘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策略”;进而暴露出“编撰《天启实录》的真相及幕后花絮”。

但之所以试几试终未说出,是完全出于遵守对二哥当时许下的“保密”诺言。据她对这位二哥世武的了解:这是个当时社会标准的“高士”形象:既富才华希翼展现,却又清高自负不事张扬;既忠君爱国不惜出力,却又不慕权位无意做官。所以当他听到同僚对《三朝要典》的关注议论后,便清醒地意识到,这并非一部普通的伪书,而是由权奸魏忠贤牵头泡制,先帝亲自作序(御制序)的毒书。

说它毒,不仅是其篡改历史真相,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反作用;可怕的还因其作者和序者身份特殊,极可能误导舆论和人心走向;从而将直接干扰中兴大业,阻碍君臣前进脚步。若任其继续存在下去,影响和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如果自己以大学士身份直上奏疏,不仅有违自己清高个性,且皇上亦不定会听,那便失去上疏作用。于是,这便想到了自己的胞妹、皇贵妃徐如玉;她不仅是皇上身边人说话方便;且她还是女官内廷参议,崇祯的左膀右臂,参有实效命中率高。但自如玉入宫封妃之后,相见亦很不易。迫不得已,这才派人宫中送信假传母病,诓得妹妹请旨娘家归省,争得兄妹相见共商进言,劝得皇上理清思路认识危害决心“毁典”。并为切实做到有备无患,世武又在反复重读伪书《三朝要典》,以从中找出其篡改历史,混淆是非黑白的罪证,边对照边重写出历史真实,还原事件及相关人物真实面目。也仅用了短短数天时间,一本还原历史真貌的《天启实录》便正式撰出。

这些情况玉贵妃都清楚,原本以为只要崇祯见到新撰的《天启实录》,能拿来代替伪书《三朝要典》,还原历史真貌,端正舆论导向也就够了。没料对方却心血来潮突发奇想,却又要自己“牵针引线”请来《实录》构想,“设计者酉铭促膝长谈”;这无疑让如玉一时为难:若点透“酉铭”就是忧明(忧虑明朝),自己的胞兄徐世武,不说是隐瞒皇上犯欺君之罪,就不追究,那皇上欲见内兄的心情必更迫切;这却又相违了家兄“远政避世”的原本思想。若一个急见,一个回避,将自己夹在中间,实在是左右为难。但尔今事已至此,也只能“既来之则安之”走一步说一步了。

于是,如玉回毓庆宫后,便当即修书一封,命侍卫官黄冲,“抓紧送至翰林院徐世武大学士处”。

翰林院设在皇宫东红墙外,东安街以南开阔地,同内阁六部三司官署相毗邻。当时正在院中一小办公室内,闭门谢客,聚精会神,专修《天启实录》的徐世武,接到由毓庆宫黄冲侍卫长,直接送来的皇贵妃娘娘、小妹徐如玉亲笔书信,要他“即刻进宫,接受当今皇上亲自召见”。

一时间不仅一头雾水,且更左右为难。内心中不禁对这如玉小妹一阵埋怨道:“你这丫头,明知你哥生来内向孤僻,清高自傲;为免同俗世打交道,虽也科考高中,进士及第,却不去做官为宦,躲进这翰林院清水衙门里,一扪心思专注研究历史学问,无疑于世外归隐。”偌多年来,包括小妹如玉纳妃,朱徐两家结为姻亲后,也从未迈进过这皇宫一步,更莫说这皇上的办公寝处乾清宫了。出自内心讲,他实在不愿奉召前去,同那至高无上的皇妹夫相见;更莫说还“促”什么“膝”,“谈”什么“心”了。

但若不应召前去的话,是否便被视为抗旨不遵?那是要治罪的,可不能视做儿戏。唉,事已至此,也只能硬起头皮应召前去了。虽然翰林院所在的内阁官署,距皇宫大内并不远,但既往那些官僚们,为显示自己高人一等,享有特权,每日早朝,或应召去乾清宫“奏对”,不是骑马便是乘轿。哼,也不怕麻烦!但世武的想法同那些官僚们正好相反:为免招摇引人注意,他宁肯徒步而去。独自一人走在去皇宫的路上,他不由地浮想联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