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大明杀破狼 > 第038章 海商之路(五)

第038章 海商之路(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038章海商之路(五)

张振岳在检阅完天雄军和天狼军后,又去了南京宝船厂。这个厂子现在属于南京兵部和东南总督府共管单位,其实就是归张振岳一个人管。不过张振岳在这次视察中,除了失望就只剩下失望了。

应该说,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整个造船业都没有任何长足的进步,郑和下西洋时代远远领先于世界的宝船到了今时今日已经不具备任何优势,甚至还处于劣势了。

根据张振岳的记忆,同时代的英王查理一世时期,由造船大师彼得.佩特于1637年主持建造的“海上君王”号数据:排水量:1500吨。尺度:长70.7米(全长,包括舰艏斜桅),吃水:5-6米。航速:10节。武备:104门火炮。20门60磅炮,8门30磅炮,32门18磅炮,44门9磅炮舰员:约800。

而郑和时代的战船,因为帆自重过大,速度最高也不过7节,而由于材质问题,可以装备的大炮也不过十几门,估计还都是小炮。

当然60磅炮对于当时的战舰来讲杀伤力显得过剩,海上君王号1500吨的排量装了100多门火炮,防护力就不会很高;这还是当时顶级战舰的标准;作为划时代的大型战舰,海上君王号虽然是全炮战军舰,但是设计上还不是很合理,毕竟处于摸索阶段;即便是英荷海战期间绝大部分所谓的战列舰也就是五六十门炮的战舰,火炮口径绝大多数也在32磅以内;荷兰的战舰好多都是18磅炮为主力;相比18世纪的74跑级别的三级战列舰吨位就已经有1700吨左右,防护力也更好;而且海上君王号上60磅炮重量太大,装填过慢,而且对于17世纪的船体平衡性和抗击力也有很大影响,所以后来海上君王号换装了42磅炮;

英荷海战期间诞生的战列舰火炮甲板上的火炮口径后来换成了32磅炮和18磅炮;火力均衡,射速适中;对于当时的海战,火炮悲催的命中率使得火炮数量和射击速度成为了海战的决定因素;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火炮铸造的越来越坚实,火药的改进也使得火药的效率越来越高;32磅炮的威力对于当时的战舰已经能非常有效的杀伤,加上令人满意的射击速度;因此当时32磅炮脱颖而出。

张振岳在后世和萧严以及宋小鲁是玩过全面战争游戏的,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们只能用痛心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造宝船的目的是用来运输做买卖,因为最大的宝船长124米,宽50米,总排水量3000吨,差不多19世纪英国轻型巡洋舰的吨位,与之相对的是速度直接掉到5节左右了。所以郑和下西洋真正使用的是中号宝船,长64米,宽17米,总排水量1300吨,速度7节。

由于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整个帝国的造船业差不多是停滞不前的,民间造船业到是蓬勃发展,但是受限于规模,目前能造的也就是400料,约合130吨的船。难怪后来施琅收复台湾的海战每条船就装几门炮,而且作战基本以接舷战为主,电视剧《康熙王朝》拍出炮火轰鸣的效果显然是夸张了当时的作战实情,到是陈小春版的《鹿鼎记》中的战船很符合当时的情况。这已经是大大的落后于欧洲了,由此可见,无论是儒教还是什么教,发展都最后,如果成了一言堂,都会走向极端。

张振岳难得动怒了,他把自己的所见所思写成了一本题为《儒官误国论》的折子给天启帝。在折子中他认为,除开徐光启等少部分经世致用的儒官外,大部分儒官已经是沉浸在程朱理学之中,不思忠君报国,而追求虚无的儒家之道,实在是误国误民,于国于家无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