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兴唐 > 第二百九十三章 只愁风雨无凭准

第二百九十三章 只愁风雨无凭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人还没回洛阳,裴炎上了书,弹劾李威的,说太子身为国之储君,又以仁爱太子闻名。作为兄长,民间多有传闻,说痛爱几位皇弟。那么就应当教导皇弟做人,学习,德化,可是太子自六月起,带着几位皇弟前往广成泽畋猎,太子去了丹水,也不戒告他们回来。畋猎不是不可,然需有节度,太子这样做不是痛爱,是放任几位皇弟自流,荒废学业。

中规中矩的进谏,但怎么听起来,就象太子有意让几位皇弟变坏似的。你自己儿做正事了,依然让几位弟弟在打猎,不管是不是有意的,首先一条就失去了做大哥的本份。即使不是有意的,大哥都没有做好,如何做好皇帝?

书上,李治立即召李贤他们三人回洛阳,关在宫中读书。

这倒是李威疏忽了。其实李治对几位儿子教导很严格,治国的本领没有看出来,就是老三李显,也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甚至还能作几首不算太好的诗赋。此次带到广成泽,一是以前答应很久的,没有实现,二是害怕留在京城,李治会让他们上前线。三也是让他们放松一下。

也有大臣想进谏,但在这非常时刻,不知道进谏会产生什么影响,于是一个个隐忍。

但也不是大事,裴炎回到朝堂,还能不与自己作对?李威也没有放在心上,去了三门,也没有动工,只是在运物资。韦弘机身兼数职,抽不开身,因此,只有朱敬则在调运物资。

与朱敬则交谈了一下,朱敬则忽然问道:“殿下,你品行何如炀帝?”

李威不知道其意,答道:“朱大夫,比起炀帝,孤文才武功皆不及,可品行却会比他好的。”

朱敬则笑了笑,杨广平陈,也不能全是杨广的功劳,多有猛将指挥,太子西南一役同样做得也不错。贵在太子已大一统帝国的太子,杨广当时只是一个王子。文才杨广胜了一筹,可诗上的造诣又不及太子。这个不必争执,道:“炀帝做太子时,都能如此,殿下为何做不到?”

“朱大夫,你不懂的。”如果是一个父亲,忍几年就算了,其实若是没有母亲相助,以父亲现在的视力,恐怕早传位于自己,自己做太上皇了。

“可殿下始终是太子……”

“孤知道分寸,孤做的一切……只想自保……朱大夫,这个孤知道,还是不谈,说说神门河。”

“神门河无碍,只是调动物资时,需时不时封航一段时间。又不是通航要道,不求齐整,只求深广。朝廷能拨出多少物次财政,就能开多宽。”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道:“还是顾惜财力,否则将神门与鬼门二岛全部凿去,三门之险全部去除。”

这是假设,在神鬼二岛上开工,能凿出一条新河泄流工程已是不易,想全部凿去,以现在的能力,堆多少钱也不管用的。

“朱大夫,现在这样,已经不易。想理通黄河,不大可能。不仅是三门,为了漕运,战国魏国就在治理大梁鸿沟,东汉又治阳渠,炀帝治大运河。千古以来,上至渭水,下到汴水,多番治理。现在以为三门一险缓解,漕运畅通。可是朱大夫,你有没有想过,黄河河水中多有泥沙,到了汴河沉淀下来,原来黄河由山东之地入海,现在强行通入汴河,由江淮分流入海。而汴楚之地,地势低洼,若干年后,泥沙沉积,河床有可能比地面还高,那会如何?”

“会如此?”

“会,有可能三五百年,就会出现这种状况。”

“那如何是好?”朱敬则脸色变了一变,黄河一带乃是国家最重要的地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洪水将会泛滥成灾,这个能想像的。

“其实治河很简单,自青海起,黄河以及所有支流地区几十里方圆,不得放牧,不是砍伐树林,不得过于耕种,河水几十年后自会清澈。”

“这……不大可能的。”

“所以只能尽力去做,做比不做好。其实国家还不算富裕,否则疏通秦朝时的灵渠,又加强了岭南与中原的联系。”

“殿下,不可想得那么远。”朱敬则吓了一跳,连忙制止。

“孤知道,可是在不伤民的情况下,治理漕运,才是实打实的功绩。就象炀帝,如果不是操之过急,不顾百姓死活,大运河得济多少世的百姓,且听这首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龙舟水殿事,与禹论功不较多。”

朱敬则沉默不言,这是至今听到对大运河最公正的评价。

“说到底,还是以人为本。”

“此言正是。”朱敬则说到这里,低声道:“但是殿下回到京城,务须戒骄戒躁,只是几年时光……这个天下还等着殿下,治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

……

洛阳东宫里也有雁子,在飞来飞去,可不象长安东宫的燕子,与人来得亲近。颇让洛阳东宫的太监宫女苦恼。

看着燕子在飞,婉儿来到李威面前,说道:“妾身看过母亲大人。”

“好啊,”李威随意说道。

“她说妾身长大了,妾身是太子的侧室,要妾身陪寝。”

“好啊,那你今天晚上就与韦月一道陪寝。”

“殿下,不是那个,那个陪寝。”

“那是什么陪寝?”李威忍着笑意问道。

“就象韦良娣那本书上面画的那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