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帝国风云 > 第二十四章 航母热潮

第二十四章 航母热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虽然久贺岛海战的规模并不大,但是震惊了全世界。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舰载航空兵参加,并且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海战,而且还是第一次舰载航空兵直接攻击主力舰的海战。如果说,几天前的草垣群岛海战、即特混舰队攻击“凤翔”号航母的那场海战,让舰载航空兵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证明了其强大的打击能力,那么久贺岛海战就更能说明舰载航空兵的重要性。

只是,在不同的人眼里,这场海战有着不同的意义。

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日本海军首先看到的是舰载航空兵的不足。在对“长门”号进行维修的时候,日本海军发现,攻击机投下的炸弹并没击穿“长门”号的装甲甲板,因此没有对“长门”号构成严重威胁,只是把舰体表面炸得非常难看而已,并没对战舰的作战能力构成实质性影响。此外,另外几艘挨了炸弹的主力舰也有类似的情况,即航空炸弹没有能够击穿装甲甲板,产生的破坏不够严重。由此,日本海军得出了一个结论,即航空炸弹在对付主力舰的时候,威力严重不足。虽然一些日本海军军官提出,通过提高炸弹质量,能够有效的提高炸弹的威力,从而对主力舰构成威胁,但是日本海军的绝大部分军官、包括大部分将领都认为,没有哪种舰载飞机能够携带超过二百五十公斤的航空炸弹,因此舰载攻击机对主力舰没有威胁。

这种观点,产生了非常长远的影响。

此后,虽然日本海军开始重视航母,但是一直没有把航母提高到主力舰的位置上,始终认为航母的主要职责是为主力舰提供掩护,而海战的核心依然是主力决战,即主力舰才能夺取制海权。

有趣的是,这种观点,甚至影响了日本海军舰载航空兵的发展。

接下来的几年间,日本海军航空兵把重点放在了鱼雷攻击机上,而不是携带炸弹的俯冲轰炸机。结果就是,数年之后,日本制造出了世界上性能最先进的鱼雷攻击机,却没有性能先进的俯冲轰炸机。

更有趣的是,日本海军似乎开始向中国海军学习了。

虽然绝大部分日本海军将领,包括后来出任联合舰队司令的山本五十六都没有把航母当成主力,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却打造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也是战斗力最强的航母战斗群。

很明显,久贺岛海战,给日本海军留下了既深刻、又痛苦的印记。

在这场海战的鞭策下,日本海军开始加速前进,而且提高了航母与航空兵的地位,但是并没有在内心深处认识到航母的重要性。

显然,中国海军的认识更加深刻。

当然,在这场海战之前,冯承乾就知道航母的重要性,而且由他制订的中国海军发展规划就是围绕着建立航母战斗群展开的。

在这场海战之后,出现了一位与冯承乾有着相似认识的将军。

这就是美军少将米切尔。

只是,米切尔不是海军将领,而是陆军将领,准确的说是美国陆军航空兵少将。

久贺岛海战后不久,米切尔就提出,航空兵是未来海军的发展方向,搭载战斗机的航母将取代主力舰,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可惜的是,米切尔的观点根本影响不了美国海军。

虽然两年之后,在美国陆军与海军的联合演习中,米切尔用一批中型轰炸机就证明了主力舰在面对轰炸时的脆弱性,但是美国海军依然不为所动,在当年启动了“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并且在一九三七年正式下达订单,随后还设计建造了“南达科他”级与“依阿华”级战列舰。相反,在航母上,美国海军除了完成早已定下的“突击者”号,只按部就班建造了“约克城”号、“企业”号与“大黄蜂”号等三艘舰队航母,以及小了一大圈的“黄蜂”号航母,加上改装而来的“列克星敦”号与“萨拉托加”号,而“埃塞克斯”级要到二战爆发后才开始建造。

也就是说,当时美国海军仍然把主力舰放在首位。

有趣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更加重视航母。

一九三四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就启动了“柏林”号航母的建造工程。

从命名上就看得出来,这艘航母与冯承乾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当时中国海军已经沿用了“柏林”号的舰名。

事实上,“柏林”号航母就是冯承乾的杰作。

早在一九三零年,冯承乾就打算建造一艘排水量超过两万吨,能够搭载九十架舰载飞机的攻击型航母。可惜的是,中国的造船工业十分薄弱,根本建造不了这么大的战舰,而德意志第二帝国造船厂的开价又过高。结果就是,冯承乾在主导完成了初始设计之后,这种攻击型航母就停留在了图纸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