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兴汉 > 第386章 君臣失和

第386章 君臣失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孙权从未如此犹豫,从未如此为难。自从十八岁接过父兄基业,主政江东一来。文有张昭、顾雍、诸葛瑾……武有黄盖、太史慈、周泰……文武双全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一大帮子人帮衬着。孙权只需要在众多的谋略策划当中选择一个去实施便可以。

后来孙权甚至养成了一个习惯,但凡张昭和鲁肃有分歧的听鲁肃的,张昭和鲁肃都支持的立即执行!张昭、鲁肃都反对的,坚决否决。张昭支持的,鲁肃不表态,自己斟酌一番再执行……

如今周瑜已经去世多年,鲁肃、吕蒙在前线离不开,诸葛瑾、陆逊投靠了敌人刘琮。顾雍闷闷不乐,张昭一言不发!这让孙权很是为难!不得已朝议结束!看着众文武离去,孙权一股无名火从心头直闯脑门。不过随即又冷静下来。因为张昭留了下来!

孙权心中一喜!不愧是三朝老臣,关键时候还是他靠得住!我以前多番奚落于,他丝毫不计较。如今更是留下来,肯定是要耐心给我分析形势了,这回且认真听他怎么说。如果有理还是要接受。孙权打定主意正了正身子对着下首的张昭十分客气的说道:“先生可是有话要说?”

“主公,兹事体大,还请三思而后定!虞翻谣言惑主,昭恳请将其下狱,然后遣使去荆州跟刘琮修好。刘琮要钱要粮或是金银财宝、美女都答应他们便是。如此方可让江东避过大难!”张昭看到没有旁人之后,孙权对自己态度恭敬了许多,这才出言相劝。

只是他这么一说,孙权又不高兴了:“先生,为何如此怕事?就算称王时机不成熟,我江东尚有水军近十万,猛将无数,难道怕就任刘琮如此欺凌不成??”尽管孙权有心里准备,这张昭肯定不会同意自己称王的,孙权便想到顾雍的办法,表面上假装奉召,而自己却不到任,先稳住刘琮,堵住他进攻的口实,然后加紧备战,相信还能与刘琮抗衡一番。

只是没想到张昭却说出了这番话,这不是朝贡吗?那今后江东如何跟曹操、刘琮鼎足而立?所以孙权脸上的笑容没等张昭说到一半便消失了。

“主公,子敬为主公定下三分天下之策,昭原本是极力反对的。只是阴差阳错,时事已经如此,若是想保我江东长治久安,就必须在曹操欲刘琮之间。原因无他,三足鼎立,我江东地域最小,人口最少!单凭我们自己,无论是与曹操还是刘琮开战都不可能取胜。只是静待机会,等到两强决战,我江东伺机而动方能有一线机会……如今刘琮准备进攻江东,而曹操大军尚在关中,若是二人达成默契一个取汉中,一个夺江东,则我江东危矣!”

张昭这番话原本也是实事求是的务实之策,按照现在江东的实力,跟曹操死磕肯定输,与刘琮久战也占不了上风。既然如此不如就曲意逢迎二强。这样不管哪个想吞并江东,另外一个就不会坐视不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三足之间微妙的平衡。其实归结起来也就一个绝招,拖字诀!能让刘琮晚一点出兵就是胜利!而此时称王无疑如嫌自己命长,伸出脖子让人砍!这样刘琮有东征的借口,而曹操对于江东称王肯定也不满,说不定就真的坐视不管!

如果按照张昭的办法,不一定能够阻止刘琮,但至少能让江东百姓和曹操同情和支持孙氏政权。但孙权却十分不高兴,他认为张昭太胆小怕事了,当初曹操还在南阳,要攻打荆州,这张昭就劝自己送子进许昌一取悦曹操,一人独大,为江东免祸。那时候曹操风头正盛,而孙权只有区区扬州一地,张昭如此还算情有可原。如今刘琮实力虽然比江东强大,但远没有当初曹操那般。何况孙权手中还多了个交州,可以从南部派兵骚扰荆州。而且北方的曹操始终是刘琮的劲敌,刘琮也必定不敢举全力来犯,输赢就很难预料,怎么可以如此低声下气呢?

孙权打定主意,不能听张昭的,所以淡淡的说了句:“此事以后再说,先生请回吧!”

“……”张昭原本准备了不少话,比如解释此前鲁肃书信的事情,比如如何交好曹操……见到孙权已是不悦,又下了逐客令,只好悻悻的离开。

看到张昭离去之后,孙权也是咽了口气,原本以为张昭有什么好建议,还是老方一贴,不过仔细想想也是,这老顽固怎么可能一朝开窍?看来这事只能问下远在柴桑的鲁肃了。随即孙权派出信使快马加鞭赶往柴桑。

五天后,信使从柴桑返回,带了鲁肃的亲笔书信。鲁肃在给孙权的信中说道,自己在柴桑已经做好了应战刘琮的准备,恳请主公速速派遣吕蒙、程普二人之中一人支援柴桑。刘琮进攻江东势在必行,决计不会因为江东如何决断而暂缓……鲁肃如此回复孙权,就等于直接否定了张昭的建议。这让孙权总算开心了一些,而在谈到称王的问题,鲁肃只是一笔带过,反而是强调了三足鼎立的可能性,当初鲁肃是将希望建立在孙刘联盟的基础上。如今刘琮想吞并江东,鲁肃也建议孙权与曹操交好,并且尽快遣使去许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