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嫡女重生之弄权 >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四十一章严恪的试探

展宁写的,和曹典要的,的确是两回事。

曹典有意要整治她,她心知肚明,自然不会傻乎乎往曹典挖好的坑里跳。

不过她不和曹典起冲突,并不意味着她会对曹典的吩咐照单全收。

这几屋子的资料,她真要重新归门别类起来,只怕半年的时间都会花在上面。她与严豫的赌约不过三年之期,曹典等得起,她还耗不起!

所以这些日子,她虽在整理资料,且日日留到宵禁之前才走,但她重点查整的,是近十年来江南三省的水利资料。

此刻严恪手里拿着的,便是她据此写的一纸治水策。

江南三省,渔米水乡,得渭河穿境而过,境内又有不少大小湖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乃梁朝最富庶之地。

每年梁朝赋税,近四成出自江南三省。江南三省也因此被称作天下小粮仓。

可江南三省因水而兴,也常因水得祸。渭河年年小涨,虽然麻烦,但不碍事,让人真正头疼的,是每隔十多或者二十年,渭河便会有一次暴涨,其时洪水肆虐,闹得沿岸各地民不聊生。

景帝虽是个疑心病重的君主,但早年勤政,绝非昏君,对江南水害也曾花大心思整治。可过往治水,重防甚于治,无非是设水报预警、加固堤坝这样的手段,收效甚微。

展宁这篇治水策却别开生面,另树一帜,其中所言,与过往治水手段全然不同。她主张一个治字,提出以疏代堵的办法,深扩渭河河道,疏浚渭河与江南三省境内其余支流交汇口,另广设水库,丰水期引渭河水入水库,缓解渭河干流水势,枯水期引水库之水灌溉田地,竟是变害为利、一举两得之策。

严恪本来只是随手一翻,但多看两年,他的脸色却渐渐变了。他也不管书室凌乱,就在展宁对面直接坐了下来,认真翻看起来。

待将一篇治水策看完,他抬起头看向展宁,平素如古井一般幽深的眼瞳中现出惊诧,脸色也变得严肃异常。

“如果我没记错,你今年应当只有十六岁?”

展宁自然知道,严恪问这话的意思。

因为以一个才十六岁,初入朝堂之人的阅历,是写不出来这样一篇治水策论的。

别说是她,便是在水利方面独有专研的兄长展臻,也不见得能有这般见解。

她能写出这篇治水策,是托了上一世的福。

上一世严豫在江南治水案上受益,隐隐有压过三皇子之势。三皇子不肯服气,也在这件事情上与严豫争起了高低。

他暗地里网罗水利方面的高人,并府中幕僚,前往江南三省访查地利水情,足足五个月,才拟出这治水的法子。

展宁当时在翰林院,因职务之便,见过三皇子上书的折子。那封折子上写得,比展宁这篇治水策详细多了,展宁只是提了这治水的新思路,但三皇子那封折子,却详细到了具体治水的章程和要点,洋洋洒洒四十余条。若不是展宁对水利一事本就有心,又兼近乎过目不忘的本事,还根本记不住。

展宁明知道严恪的震惊与怀疑,偏偏故作不知,“世子为何有此一问?”

严恪倒也直接,“以十六岁的年纪,能写出这样一篇治水策,实在过于惊人。你可曾到过江南三省?”

展宁微微笑道,“两年前去过,渭河沿岸八州,一一访过。世子这么说,是在怀疑我?”

严恪没说话,但不说话的态度,却是默认。

展宁又笑了笑,“我却不曾料到,世子竟是以年龄论断事情的人。可世子不也是十六岁入朝?当初必定也有人因年龄质疑过世子的能耐,我想到如今,这些人应该不再质疑了吧?”

展宁这话既是相激,却也肯定了严恪的能力手段。严恪闻言深深看了展宁一眼,只见展宁抬头笑对他的目光,笑容里几分倨傲几分挑衅,倒是坦然得很。

严恪的眉头难得地皱了一皱,他是逆光而坐,暗影之中,他面上的神色有些模糊,那张俊美的脸上少了严正之色,莫名多了股风流魅惑。

两人对视一阵,最终,是严恪打破了沉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