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军阀治世 > 第三十三章:纺织变动

第三十三章:纺织变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济民商行之所以能收购到80万担棉花,主要还是因为直接购买的原因,以往棉农卖棉都需要先将棉籽去掉然后再卖出,所以《客商规鉴论》中说:“换买布匹,莫向农忙之际,须识迟中有快。”

那些布商一般不在棉花成熟的季节去收绵,而是等带棉花剥离了棉籽之后再去收购,对于棉农来说,种棉花是一种非常耗费心力的工作,不仅要种出来,种出来后还要一个个的剥掉棉籽,如果人手不够,就会造成卖不出去的现象,也限制了棉农的棉花种植面积。

济民商行不按常理出牌,棉花成熟之时就已经杀到产棉区,无论是第一道棉还是第二道棉,一产出就收,棉籽无需棉农处理。

那些棉农自然是无比欢喜,虽然说价格会卖得低一些,但实际收益却是提高了,因此都愿意卖给商行棉花。

去年那些布商可谓被偷袭了个措手不及,当他们赶到产棉区的时候,棉花已经是寥寥无几了。

其中鲁西三大产棉区的棉花,几乎被扫荡个精光,等南方的布商来时,半点棉花都没买到手。

倒是在南方很多商行无法触及到的地方,那些布商买到了很多棉花,毕竟赵岩手上的资金有限,不可能把所有棉花都收购一空。

扎棉机方面赵岩并不清楚具体的样子,不过在群策群力之下,科技院只花了十天时间,就制造出了扎棉机。

这种种轧棉机主要由两个滚筒组成:一个滚筒上面布满了铁制的尖钉,抓住棉花,将其跟棉籽分开。另一个滚筒上布满了短而硬的毛,将第一个滚筒上的棉花刷下来。

赵岩大喜过望,连忙让人对扎棉机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使用这种机器,一个人1天可轧80斤棉花,工作效率整整提高80倍。

一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当于八十个人,原本一担棉花的加工成本几乎等于本身的收购成本,但骡机提高了上百倍的效率,水力织布机提高了四倍的效率,扎棉机又提高了八十倍的效率,整体上平均提高了61.333333……倍的效率。

这个效率还能提高,纺织机械研究小组正在改进骡机和水力纺织机,骡机的改造比较简单,多装纱锭就行,完全能再加装两三百个纱锭。

水力织布机只要按照赵岩所使用的原理,再仔细改进一番,效率同样可以再次提高,织布机的原理来源于是一种能移动棋子的下棋机械装置。

沙河沿岸的纺织厂出场的棉布,已经开始运到那些大城市里销售,销售价格方面与市面上同等档次的棉布差不多,仅仅低出一点点。

毕竟棉布又不是卖不出去,没必要进行什么价格战,一担棉花的实际利润高达五两白银。

之前所算出的三两利润,主要是算到了那些低档市场,不过目前还未赵岩手里的纺织厂规模还不大,没必要把棉花卖到那些低档市场去。

所谓抵挡市场,就是那些自给自足的地区,这种地区几乎很少有布商去光顾,多是一些当地的小布商在经营,毕竟那种地方的棉布销售价格太低,没有什么利润存在,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交通。

只要交通便利,棉花就能卖出去,也就能卖到个好价钱,棉花能卖到好价钱,棉布在当地的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因为实现了农业生产分工化,也就没有那么多自给自足的人群。

虽然赵岩手头积压着80万担棉花,但最多也就杀进中档市场,那些抵挡市场还要过上几年才能光顾到。

为了在入秋棉花成熟之前回笼资金,工匠正在曰夜赶工的制造着纺织机械,沙河沿岸已经建起了密密麻麻的纺纱、织布车间。

这些车间的造价不菲,每一间都需要二百多两的造价,在河边造出一个大大的屋子,屋顶装上天窗透光。纺织时屋内要洒水增加湿度,以免纱线在纺织时出现绷断的现象。

经过紧锣密鼓的制造,沙河已经没有空间再继续建造纺织机械了,正当赵岩考虑哪条河流再建一个纺织基地时,松江府那边突然传来消息。

“有人混进了我们的织布车间,想要偷取水力织布机的技术,半夜在车间里鬼鬼祟祟的到处观摩,好在发现及时。”赵全担忧的说道:“松江府毕竟离我们太远,那些劳工只能从附近招募,但难免会被混进一些图谋不轨的人。虽然说机器一时半会看不懂,但只要让他们做上一两个月的工,再找个精通水力方面的匠师,说不定技术就会泄密。”

“这个……”赵岩沉吟了起来,的确是有些难办,显然他是无法控制国家税收的,因此想要有收益,必须把技术保密起来。但若是能控制国家税收的话,把技术公开出去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公子,不如我们把松江府的车间都拆掉,把所有棉花都运回山东纺织,松江府那边我们偷偷弄个码头,作为货物进出之地。”赵全建议道。

“那棉花来得及纺织吗?”赵岩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