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逐鼎 > 第443章 教育续

第443章 教育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余静离去之后,赵询则又想起了有号称三大启蒙读物的《百家姓》、《千字文》以及《三字经》来。其中《千字文》本应出现在南北时期的梁朝,其余两本,则是宋朝。但没有某种契机和某些人的缘故,直至大燕,这些均为出现。

这三部书的出现,都给整个名族带来了很深的影响。其中,《三字经》更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虽说《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赵询苦思冥想,对于《三字经》和《千字文》还好些,这两部内容还能写下来,但对于百家姓,自己也就只能记住前面小部分。

于是,赵询又将此项重任交给了教育司来完成,对于这些搞学问的人来说,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只不过赵询知道,这编出出来的百家姓和自己记忆里的百家姓可就不同了。

而《千字文》和《三字经》的出现,则让余静狠狠的震惊了一把,对于赵询,他现在也是雾里看花,越来越模糊了。一两个月下来,赵询接二连三的拿出奇思妙想和两本意义不小的著作来。

对于余静的好奇,赵询还真没的解释,只能是视而未见。否则,以后解释起来,越来越麻烦。

事情交给了教育司,下面的工作自然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了。为了修订教材,赵询让教育司专门成立教材团体,可以邀请非幽州人士参与。因为要在教材之上留名,赵询也相信,会有不少人参加的。

骁果军忙于教材的修订和书院的改革,也使得南北很多人稍微放下了紧张之心。在七月份,赵询依照自己的约定,将万马送与禁卫军,此次没人去抢了,这是赵询和禁卫军之间的协约,不是献与朝廷,只是彼此之间的交易。

幽北的粟末靺鞨部和辽东国战斗正酣,在骁果军武器的支持下,粟末靺鞨部和辽东国诸将持平,辽东国开始损失疆土,当然,相应的,骁果军也增加着疆土。而骁果军跟在在增加的土地上,修建其自己的城池。有了水泥的协助,修建城池方便了许多。就算不怎么坚固,但有就是比没有强。与之对应的是,大队的百姓随即就迁入这些地方,补充这里的人口。

粟末靺鞨部出现了犀利的武器,不用查探就知道,一定是骁果军所谓。辽东国使臣向骁果军强烈的抗议,毕竟骁果军说过,两不相帮的。

杨望清笑着回答,我们本就没有相帮任何一方,但他们向我们购买武器铠甲,只是商业行动的一部分,我们无权干涉。这事,有商业司负责。

辽东国使臣见在杨望清这里找不到突破口,只好转而向杨望清商议同样购买武器铠甲之事。

杨望清哪里会答应,粟末靺鞨部购买,除了既得利益外,还能增加疆土,可是卖给了你们,我们去哪里扩大疆土去?于是直接将武器铠甲购买的权限推到大都督赵询身上,让其和赵询商议。

辽东国损兵折将有丢失疆土的情况下,只好向赵询寻求武器铠甲的购买。

“军火交易,果然是最赚钱的啊!”得到杨望清的奏报后,赵询不由的说道。这些武器卖与粟末靺鞨部,直接翻了好几倍甚至十余倍的价格,更别说那逐渐扩大的疆土。可在卖与辽东国武器铠甲上面,赵询有些难以决定。

“少爷,喝点粥,这是降暑的。”眉头皱在一起的赵询耳边传来一声懦懦的声音。

“我的如玉夫人,你现在可不是以前的丫头了,怎么还是叫我少爷!”赵询笑着抱过如玉,将其拥在怀里,小声说道。对于如玉的这个专属称号,赵询倒也不怎么在意。

“咛……”如玉有点婴儿肥的小脸,霎时通红一片:“少爷,别这样,丫头们还在呢!”

三四个随行的侍女们带着笑容将降暑的粥,摆在了桌子上,笑着离去。

“来,我来喂你……”

“不……不用……”

…………

和如玉在一起喝了粥之后,赵询发觉自己烦闷的心,平静了许多。对于辽东国求购武器的要求,赵询没有及时批复。倒不是他觉得这些武器给辽东国就能影响战局。就算卖,也要远远少于粟末靺鞨部,也不能卖出和粟末靺鞨部一样的武器,会减免一些。

只是,赵询担心武器卖与辽东国,会影响粟末靺鞨部的态势。此外,赵询准备让杨望清试试粟末靺鞨部接受的底线,此外,他对粟末靺鞨部能割让疆土给自己,也抱有一些担心。按照粟末靺鞨部最先的强硬态度,战败了还不退让的情景,突然变为为了武器就会割地的情况,赵询还是有些不适应,甚至感到有些担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