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去年,他和洪真商量。合并大小学校成立真正的书院,不要看合并书院,工程量可真不小。无论是各堂斋设置,还是堂长、斋长,讲学、副讲、管干等,都需要精心安排,断不能有半点马虎。
“我的意思在钟山设置书院。分算、理、化、治事、经济、天文、地理七堂、经义、诗赋二斋,设立讲会制度,聘请大儒和有名望的大臣,再购置良田作为经费.。”他还没有下最后决心,是成立综合性书院,还是专业性书院。
洪真捻须点头,他真正把教书当成毕生所求,现在给他知州也不干,自然非常上心,道:“一切都要从长计议。”
“嗯,反正张陵、林四郎他们推敲出红砖和水泥,咱们肥水不流外人田,就自给自足,请万事兴和百货资助,却要等等再看,绝不能仓促上马。”王秀说着笑了。
他并没有过多介入事务,而是潜移默化引导,火药颗粒化、硝化甘油、蒸汽设备还挺遥远,但在炼钢过程中就地取材,张陵、林四郎他们成功让水泥、红砖横空出世,也算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大事,只是暂不被士人关注。
“你倒是省事,不过红砖的确比青砖经济,观感也好,倒是可以推广。”洪真很满意地道,他经常接触王秀的学问,从开始的疑惑,眼看不断试验成功,逐渐成了支持者。
“我还想更省事,可能不久就要有事,书院一切事物,就由本叔兄多多费心。”王秀一脸的奸笑。
洪真嘴角一抽,不解地望着王秀,道:“山长大隐朝廷,还能有何事繁忙?”
王秀眉头一挑,淡淡地道:“树欲静而风不止,是该有点作为的时候了!”
洪真也是官场上过来的,似乎隐约明白王秀何意,不由地道:“相公,风急浪大啊!”
“正好乘风破浪。”王秀一阵大笑。
晚上,书房中
王秀神色严肃,坐在书桌旁的高背椅上,静静地听宗良说回易案查办内情。其中,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涉及官吏之多,胆大妄为之极,让人心惊不已。
“先生,可以说银行、海事司、水军官吏勾结,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程度,置家国安危于不顾。”宗良狠狠地下了判语,几乎决定某些人的脑袋。
“的确是没有想到,事态很严重,到了非雷霆手断不可的程度。”王秀说的平淡,但语气中充满了杀机。
宗良吞了口吐沫,并不奇怪王秀态度,在暗中察访中发现,不仅是银行、海事司和水军,连朝廷一些高官都牵连进去,案件越深入了解越触目惊心,最终连刘豫都不吝而寒,说不能再翻下去了,不小心真会朝野震动。
王秀瞥了眼宗良,目光充满了复杂,道:“刘侍制如何说的?”
“牵连工部和军器监,刘侍制请先生定夺。”
“好,你能查到这一步,也不容易了!”王秀淡淡地道。
宗良心下忐忑,他岂能不了解王秀,越是平静越是得小心谨慎,岂不知火气足以掀起滔天巨浪,何况他那点小九九。(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