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宋风 > 第七十六章 装备

第七十六章 装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郭逵虽然不懂机械,但从那名军器监官员脸上兴奋的表情上可以看出,王静辉所画的机关确实非常有用,所以就嘱咐那名官员一定以最快的速度把这种机构做出来。安装在神臂弩上以实验其效果。

其实床弩的机械传动也可以使用齿轮传动,不过由于齿轮材料和制作精度问题而使王静辉知难而退了,即便是王静辉的商务印书馆地水力活字印刷机还继续采用硬桃木制作的齿轮来传动,每隔一个月都会修理一次。不过王静辉并没有放弃齿轮传动,只是先搁置起来,等以后有了好的钢铁材料后来替代齿轮,那装备武器的威力还会向上增长。荆轮机构简单易于制造,其门槛要比齿轮传动要低。并且使用在床弩这种武器上优势要大得多。

在那名官员走后,王静辉叫郭逵把左右随从遣退后,对他说道:“郭大人可还记得下官昨天面圣时所说的火药吗?”

郭逵哪里能够忘记,今天他把王静辉叫来的重要原因便是为了王静辉手中的火药配方,连忙催促。王静辉又从袖子中拿出几张纸,郭逵看见后便想接过来。但王静辉却把手向后一收,郭逵捞了空。

王静辉慎重的对郭逵说道:“郭大人,正如昨天我在面圣地时候所说过的那样,如果这几张纸落到敌国手中,那便是对我大宋一场灾难,所以还请郭大人慎重,对火器的生产一定要严加保密。这几张纸上除了记载了火药的最佳配方外,还有其提纯办法和几种从来没有过的火器设计及使用方法,就摆托大人了!”郭逵见王静辉说的如此慎重,在接过纸张重重地点了点头后,仔细看看上面所画的是何种火器。郭逵不懂火药配方,但他身为领兵作战的将领,对火器的种类还是非常清楚的,王静辉所设计的火器便是地雷、手雷、和攻城、袭营所使用的炸药包,炸药包对郭逵来说并不陌生,现在宋军种就有这种武器装备,但地雷和手雷却是他第一次见到,十分惊奇,感到这次陪王静辉收获颇丰。

在得到了郭逵的保证后,王静辉又从袖子中掏出几张纸说道:“郭大人,刚才除了看到这些守城兵器外,我还想看看大宋将士身上的兵甲如何,我这里还有一种兵阵,是根据古书种秦国兵阵演化而来,是专门以步兵对骑兵的一种兵阵,相信可能会对我大宋有所帮助!”

此时枢密副使郭逵快要被王静辉掏袖子的动作给折腾的发狂了:这个才子的袖子里面是不是还有什么好东西没有拿出来?!不过此时他的注意力更集中在王静辉给他的兵阵图上,这张兵阵图是王静辉根据亚历山大长枪矩形重装步兵方阵画出来的,据说采用这种重装步兵方阵可以有效的可知轻骑兵,但据秦始皇兵马俑考古发掘的成果表明,秦国早就有类似的长枪步兵方阵来克制游牧民族骑兵了,所以王静辉就借秦军这支中国古代历史上战斗力最为凶悍的部队的名头来贡献长枪矩形兵阵。

但王静辉对此时的重装步兵还是很犹豫的,因为他也没有经过古代冷兵器作战的场面,不知道这种排兵布阵的方式能不能有效的克制骑兵所以底气不足。不过他知道北宋末年宋军步兵装甲中就出现了重达三十公斤著名的鱼鳞甲,有这种装备在加上领先世界的军工水平,大宋的禁军不难训练出一支优秀地重装步兵方阵。在他地马匹攻略还没有起到作用前。这也是他所能够想到克制轻骑兵的最好办法了。当然还有连发手弩。不过这个东西虽然他见过也玩过,但还需要他花费大量时间来研究。现在马上就要靠制举科了,他拿不出这么多精力来干这个,只能先靠后安排了。

郭逵增经作为一线作战将领,兵法战阵是他最熟悉不过地了。更何况王静辉在纸上对重装步兵战阵说明的非常详细,他一看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作为武将出身的他通过这幅兵阵图,对王静辉的才华更是惊叹不已。在宋朝普遍浓重地扬文抑武的思想下,原以为读书人最好不过像苏洵那样还有点实货,大多数人不过是为了增添自己的谈资而翻两下兵书罢了,还真没想到会冒出王静辉这样的异类,居然通过史书再现了秦军步兵方阵,更由此参考现在宋军的装备水平进一步完善成重装步兵方阵。郭逵不知道王静辉剽窃了秦军和亚历山大步兵方阵的成果,还以为王静辉是个通才呢。

郭逵迫使自己的眼睛从兵阵图上移开。又开始紧盯着王静辉的双手和袖子,希望这个才子能够给自己再带来一份惊喜。王静辉也注意到郭逵老是盯着自己的袖子,他摆摆袖子笑着说道:“郭大人,下官暂时想不出什么更好的主意了,再过三个月,在下还要参加制举科考试,这段时间是没有多少精力来思考更好地机构和火器了,等我摆脱这些俗事后。定会给郭大人送去更好的东西!”

郭逵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了,今天他收获的东西已经很多了,虽然那个叫什么荆轮机构、火药配方及其新设计的火器效力还不清楚,但手中这份重装步兵战阵图确实自己识得出价值的东西,这足以让自己高兴半天的了。郭逵不好意思的说道:“让改之见笑了,望你能够考场夺魁。你我也好同殿为臣,为我大宋效力!”

王静辉听后,心中却是回想到:宋朝历史上仁宗时代的狄青也是武将出身就任枢密使地职位,况且狄青战功卓著而且深得仁宗皇帝的信任,就是这么一个人还经不住文官的打压,眼前这个郭逵战功不如狄青,受英宗赵曙的信任更是不如狄青,估计很快就要到某个地方去钓鱼了吧。不过郭逵还是有些本事的,在神宗时代他又获重用出任对抗西夏的将官,并且战功不错,也可谓是咸鱼翻身了。

“等我和你同殿为臣?这个难度太大了,只怕你坚持不到那天,就会被文官那些铺天盖地地弹劾奏章给淹没了……”王静辉心中默默的说道。无论是狄青还是郭逵,甚至是稍晚的王韶,身为武将生于这个时代是一件让人极为惋惜的事情,不过也正是因为太祖赵匡胤来了这手,才使得宋朝成为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出现武将篡位事件的朝代,使得宋朝的老百姓渡过了百年的和平时代。

王静辉恭敬的说道:“谢谢郭大人的抬爱,下官会努力的,定不负大人之期待!”两人又寒暄了一会儿,王静辉便起身告辞了,毕竟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他还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准备应对考试,毕竟是关系到他的终身幸福的大事,他自然不敢疏忽,虽然那些应考的书籍他都背得滚瓜烂熟,但他还是要熟读所有的现在他所能够找到的经史典籍以备万一。郭逵今天的收获颇丰,也就没有再留客,但以他枢密副使的身份来说把王静辉亲自送到门口,这对王静辉这样没有权势的小官来说,已是荣耀至极,尽管这并不放在王静辉的眼中。

回到平民医馆后,王静辉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在二十一世纪高考的那段岁月,除了每天要给人看病教学生外,连自己的生意也全面下方到几个手下的手上,彻底坐上了甩手掌柜,抓紧一切时间来读书备考,这多少让经过无数次考试的他有些时空错乱的感觉。

王静辉准备备考这段日子,也把同在平民医馆的苏轼给折磨的够呛。现在苏洵的病情已经让人十分乐观了,经过王静辉的治疗和休养后,苏洵看上去和正常人差不多,现在苏洵父子三人向王静辉提出要回家休养的要求,都被王静辉以各种理由给拒绝了,与苏洵的病情已有极大的改善相比,苏轼的老婆王弗的病情虽然趋于平缓,但王静辉手中没有什么特效药,一旦发病只能看老天的意思了。每天王静辉来到苏轼一家的院落中,他在看完病后就拉着苏轼来谈论考试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苏轼也常常考较他。诗赋自不必谈,两人在这方面都是一时无二,主要是苏轼来提问王静辉考试范围内书籍的内容,面对对答如流的王静辉,苏轼对他的记忆力感到十分吃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