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大明总裁 > 第八章 平辽公债

第八章 平辽公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奴婢参见皇上。”王承恩大礼拜倒。心里想的就是要恶心一下宋献策和李岩,看你们跪不跪,看你们怎么行礼。

“大顺宋献策、大顺李岩,参见陛下!”两人一齐拜倒,倒丝毫没有含糊,只是前面冠了大顺的招牌,显然是不承认自己是明朝的臣子。

崇祯一看这两人还真是下跪,连忙上前相扶:“两位贵客快快请起。以后可千万不要行此大礼,当不起,当不起啊!吾乃亡国之君,留着此身只是恐清兵乘机占我华夏江山。闯王大仁大义,厚待于吾,吾已经是诚惶诚恐,两位今后见了吾,作个揖就算是有礼了。如此吾才敢泰然受之。”

“陛下客气了。”宋献策也不是那种迂夫子,草莽英雄见的多了,虚礼那一套自然淡了三分。

宋献策接着说道:“三位皇子已经找到,如今都在周国丈家里,明日会接入宫中,与陛下团聚。另外坤兴公主左臂受伤,在宫中养伤,不便走动,待伤势好转,再让公主来见陛下。”

对于三个未成年的皇子,龚大明倒是并不担心。历史上原本被李自成俘获后,皇太子还被封为宋王,可见李自成不管真心还是假意,确有向往仁义之心。但太子后来落到清兵手上时,却被扣上一顶“冒充太子”的罪名枭首示众。

对于坤兴公主,龚大明知道崇祯在煤山上吊之前劈了公主一剑,公主下意识地偏过头去,结果一剑劈在左臂上。后来虽是救了过来,身体自此衰弱,想必国恨家仇郁结于胸,两年之后就郁郁而终。满清进京之后,改封坤兴公主为长平公主,坤兴公主的名号反而不为人知。到了金大侠书中,长平公主成了一代女侠,武功深不可测,却无法报得国仇家恨。龚大明颇为怜惜这个长平公主,想起崇祯那句:“你何故生于帝王家!”,心中便不由得一痛,强自忍住,问道:

“不知道公主伤势可重?吾很想看看她。”

宋献策知是崇祯剑伤公主。骨肉至情,虽是无奈,竟至挥剑取命,其心中之痛,自不待言。因此宽慰道:

“陛下勿要担忧!公主之伤并无大碍,下官粗识医道,观公主伤势,不出一月,应可愈合。下官估计,七天之后,公主就可以下地,那时陛下就可以看到公主了。”

“还请吩咐小心照顾公主。”崇祯自知并非自由之身,想去看看的念头堪堪打住。

宋献策回道:“这个自然。请陛下放心!”

李岩一看气氛有些压抑,事情可不能耽误。于是转过话题,说:“陛下昨日剖析天下大势,鞭辟入里,我等十分佩服。下官和宋军师今日前来,乃是与陛下议定禅让之事,此外还要请教如何招抚吴三桂。”李岩随了李自成几年,也已减了迂腐之气,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崇祯头脑清醒得很,此时哪怕一丝恋栈大位的心思都不能有。立即答道:“禅让之事,你们安排就是,选个吉日,如何安排吾都照办就是。禅让诏书,你们也帮吾草诏吧,届时吾看看,要改也无非是拾遗补漏。诏书的总体调子吾建议可以这样来写:吾即位以来,天灾叠起,民怨不断,而鞑子兴于东北,数度劫掠京畿。吾自忖德行有亏,故为上天所弃,无能以救天下万民。适闯王起于江湖,救民于水火,有志北击清虏一举平辽,当此时也,吾尚有一见之明,知天命已改,以吾之尸餐素位,不能弥天灾,不能救百姓,不能御外侮,早该逊位让贤。李自成知兵爱民,雄才伟略,天下归心,足堪为天下共主,吾欲效法三代圣王,为天下选贤主,放眼方今天下,当此山河破碎,民生凋零之际,非李自成不足以抗清平辽,非李自成不能担此救世济民之重任。故,吾为天下臣民计,亦为吾能有机会效法三代圣王的荣誉计,禅让大位于李自成。禅位礼成,吾与有荣焉!”

崇祯说完这段,笑笑:“吾这意思,你们捋一捋,润色一下,至于你们想写得更好一些,只管发挥就是。吾没有什么意见。”

宋献策一看崇祯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连忙说道:“陛下谦虚,且一片至诚,陛下爱民之心,可为万世景仰。我等敬服。就依陛下所言,照此办理。”

王承恩一看,得自己出面说两句了,崇祯不好讲条件,自己不帮着划拉一把那就太不应该了。谁知道李自成会不会迫不及待,明天就安排禅让!如果这样的话,咱后路还没有找好,身价便一跌到底。不行不行!于是说道:“奴婢大胆,认为禅让大事,不可过于草率,应选良辰吉日,筑高坛,备仪仗,方显得禅让大典庄严隆重,才能千古传颂。”

李岩说道:“这个自然,陛下不必担心!大顺虽是起自草莽,我主也是素重仪礼,我等一定把这个禅让大典办得气势非凡,让后世传为美谈。”

宋献策说道:“下官略知易数,也略知礼仪法度,下官推算四月初有两个吉利的日子,从今日起,有一旬的日子筹备大典,时间虽然略紧了一点,但也应该可以准备停当,下官以为不会耽误大典吉期。陛下以为如何?”

崇祯听了,敢情禅让大典就定在十几天后,包括基建工程、礼仪培训、大型排演,十几天,你以为是深圳速度啊!丫的,当真是急不可待!我敢说个不字吗!不过再推也推延不到哪里去,人家没有说三天内搞定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好在也有这十几天时间,多多少少,够自己和王承恩想一些别的法儿。

于是答道:“一切禅让大典事宜,你们看着办就是,不要考虑吾,吾绝不会反对。”顿了一顿,又说:

“至于吴三桂处,吾今日就将信写好,明日你们来取就是了。”

宋献策一看崇祯如此爽快,觉得很是圆满,把原本这样那样的担心抛到了九霄云外。连声道谢。

崇祯忽然想起一事,便问道:“听说闯王向来都是追赃助饷,不知道到了北京,会不会也会如此?”崇祯心想,我昨日提了“一半军事一般政治”,不知道这帮人是不是在政治上会成熟一点,不再搞什么追赃助饷。

宋献策听崇祯提到这个敏感问题,以为崇祯是担心对吴三桂的家眷也会进行拷掠,或者崇祯要为某个皇亲或者大臣说情。而李岩听了倒是很想知道崇祯对追赃助饷有些什么看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