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陌上行 > 第427章 枋州八月(3)

第427章 枋州八月(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427章 枋州八月(3)

朝廷的任命文书送达枋州的当天晌后,驿站送来上个月下旬上京最新刊印的邸报和朝报。

细心的人立刻就在邸报上“天子起居”与“朝庭进奏”之后的“官员升迁”中,看见这样一条消息:

“屹县商公讳成使定提督燕山七月丙子”。

不少人都觉得心头象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真是不容易呀!在二十个月之后,朝廷终于下决心要重用商子达了;京师里的衮衮诸公总算做了一件好事!一些还在心里感慨,屹县商家的先人们也不知是做了什么样的大善德,居然使商子达能有如此令人目眩的成就;这个人在三年不到的时间里腾越跃迁,从一介匹夫直至总领百万黎民数万将士的卫镇提督,如此势头,自太祖定鼎以来,遍数朝野内外,还有谁能比他更快?也有极少数人捧着邸报把这条消息看了再看,仔细地琢磨这事和朝廷上的风向变化有没有什么联系。毕竟今年的邸报上连篇累牍都是谈南征,右相张朴更是南进派的旗手,商瞎子却不管不顾地在北边和突竭茨人连番恶斗,末了不仅不吃朝廷的训斥,还进了提督,这是不是在暗示着什么?是朝廷的目标依旧是在北边,还是张朴与南进派在朝堂已经露出颓势的苗头?

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晋升,也不管别人是怎么思考这件事,作为当事人的商成,却怎么看不出有多么高兴。虽然他带着笑容接受了大家的祝贺,又陪着来看望的左军司马督尉还有州府衙门的屈知府他们说了半天话,但谁都可以看出他是在敷衍。人们很快就自以为是地替他找出理由:肯定是病疼的折磨使他的心情无法舒畅起来……最后一拨来探望的客人离开时,太阳已经西斜。他也很疲惫,但却静不下心来休息。喝下一大碗苦汤药之后,他就背着手穿过跨院,到一墙之隔的南校场后面去散步。

南校场是枋州驻军的一处驻地。虽然枋州与北方各地的州县一样,重点防御方向都是向北,但南校场的规模并不比城北的北校场小,营房、伙房、操场、马厩、粮库、军械被服库等也是一样不落,完全是按照旅一级的编制修建的军营。平时这里驻着两个营,连同驻在北校场的三个营一道,都属于左军乙旅的建制。不过,由于眼下左军大部分兵力被抽调去了燕中,其余各部又被分派到各处寨堡加强防卫,所以军营中只驻着两个哨。早前西门胜曾经提议,把那个由边军改编的旅就放在这里;但商成没有同意。他理解西门胜的想法,西门克之是在怀疑这些边军的战斗力。但他以为,这支队伍是由边军中的精锐改编而成,战斗力再差也不可能差不去哪里。同战斗力的问题相比较,他更担心的是新旅的纪律。边兵的兵员复杂,有燕山本地的百姓,也有中原失地的农民,也有犯错受罚的卫军士卒,但更多的却是因罪被流放到此的犯人;这其中不乏桀骜不驯的亡命徒。在边塞驻军时有严酷的军法约束,这些人一般不敢如何捣乱,危急时提刀上阵杀敌博命也没什么问题,可一旦在城内驻守,就难免有违禁扰民的事情。在他的建议下,这支新旅被布置到岚口南边的一个大寨里,作为岚口驻军的预备队。

在军营的操场南边,有一个小土丘,可能是当初修建营地平整土地挖出的土渣没地方倒,就都堆在这里,久而久之就形成这个土丘。因为指挥衙门又在校场旁边新立起一座驿馆,所以就把驿馆和校场之间打通一道角门,还在丘上修了个草亭,把这里变成一个乘闲休憩的地方。丘上还种着几棵枣树。然而,令人煞怪的是,八月正是枣子即将成熟的季节,别处的枣树都是红灿灿一片的大果子,这几棵树上却连青果子也寻不到一枚。可望望不远处一排排整齐布列的营房,看看一队队训练的兵士,听听操场上此起彼伏的号令,这煞怪的事也就不奇怪了;有这些兵在旁边望着,树上的枣要是能有熟透的时候,那才真正是桩咄咄怪事——怕是树上的枣才泛青,就被人摘得一干二净了……走到草亭,商成便不再走了。他在亭上的石鼓凳坐下,看着下面操场上的兵士们训练。

因为这里的驻军少,又不是全军合操,所以在操场上的只有三队人百多的兵,仅仅占了偌大场地的小小一角。这些兵以什为单位,有的在练队列,整齐一排踩着小军官有节奏的号令纵横来去起止;有的在练刀枪,手里提着刀盾擎着铁矛随一声声的短促喝令或进或退或劈或刺。操场边还立着一片几十个宛若战马的木头架子,二三十个兵骑在木架上,伏着身拿刀矛左砍右扎,嘴里呜哩哇啦地胡乱叫嚷,看上去很有点傻气。但稍微通晓军事的人一看便知道,这些兵士是在作骑马战斗的训练。西边更远一些的小树林边还立着一排箭靶,三排兵轮换着挽弓上前练习射术……段四没有坐,站在亭口仔细看了一会那些左军兵士操练,回头说:“这些兵练得不错。虽然比不上咱们中军,但看着也象差不太多。就是不知道拖出去以后能不能打。”

商成笑了笑,说:“那是当然!这是前头段修老将军一手教导带出来的兵,你想,他们再差还能差到哪里去?”

段四也走进亭子。但他没坐到石凳上,而是蹲在地下,仰着脸说:“你不说我都忘了。是咧,段老将军的练兵,在咱们燕山可是数一数二的好本事。可惜呀,老将军走得太早了……”

商成也叹了口气。从军以来,对他帮助最多是就是这位老将军,而他最尊重最感激的也是这位老将军。老将军不仅帮他处理中军里的烦琐事务与梳理军旅中的复杂人事,还帮他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练兵办法,有时还主动替他担责任,把他的一些不切实际想法所带来的错误都承担过去,以保持他在军中的威信与威严。可以这样说,要是没有段老将军总结出来的那些办法,燕山中军就绝不可能有今天的战斗力,燕山三军的战斗力也不可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得到极大的提高,更不可能在连续的作战中继续保持高昂的士气!可令人痛惜的是,如今这位受人尊敬的老将已经永远离开了他,也永远地离开了这片土地。

段四默了一会,说:“前几天,燕州那边来文说,咱们提督府替段老将军请爵的事,又被兵部驳回了。”

商成没有说话。段老将军不幸战死殉国,这本身就是件令人悲痛的事情。可更加让人难过的是,老将军走的时候,勋衔还是朝廷在十一年前授予的游击将军。燕山提督府曾经多次上表朝廷为老将军请勋请田请爵,希望能让老人有个身后的荣宠,但所有的呈文都被严词驳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他抬起头,看着渐渐向西沉落的夕阳。晚霞烧亮了大半个天空,地上的一切都被染上一层金红。城里最高的建筑物钟鼓楼,高高的雄伟塔身上披着火红,在夕阳的照耀与暮色的映衬下,就象是一位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光辉巨人。城里到处都冒起了炊烟;空气里飘荡着一股淡淡的麦杆味;军营外有寺院里的头陀在摇着铜铃行走,一边走,一边念诵着祈祷平安的佛号。这寓示着白昼行将结束,夜晚就要到来……段四蹲在地下,默默地听着佛号声远去,迟疑了半晌,问道:“督帅,有个事情哩,不知道……不知道能不能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