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明统天下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孝宗犹豫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孝宗犹豫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兑、赵成思忖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他们俩无疑也想置主父于死地来保证自己的安全。此时赵何是法律上的国君赵惠文王,除掉相当于“太上皇”的主父,肯定符合赵何的利益。但是赵何、赵成、李兑谁也不愿意,也不敢担待这弑父弑君之名,便又生一条毒计。

赵成、李兑向主父宫中喊话:“后出者夷!”也就是最后出来的一个人灭族。末位淘汰法则吗,所以他们这么一喊,宫中侍从闻此言,如地震来临一般,纷纷外涌,倾巢而出,但唯独不放赵武灵王出来,高大巍峨的城墙内只留下赵武灵王一人。赵武灵王欲出不能,欲食不得,赵成等不弑君,而是困住赵武灵王让其在宫中自生自灭。

三个多月后,赵成、李兑进主父宫,见赵武灵王已死,且形如枯槁,其状之惨,令人悚然。赵何与李兑、赵成为主父发丧,共归邯郸,建立起自己的统治秩序,开始了他们荣华富贵。

赵武灵王最初无疑没有废掉赵何的打算,但是他的亲信们却心存了这种心思,时间长了赵武灵王无疑会被亲信们所影响,最后我们不知道他说没有说过过废掉赵何的打算,但是最起码他绝对表露过这种意思,也就是他变相的默认了。要不然他的那些亲信是绝对不敢擅自做主的,因为赵武灵王这种强势的君主是绝对不会允许手下出现没有调令擅自用兵的事情出现的。

赵惠文王最初肯定也是不会有杀掉自己亲身父亲的打算的,但是他却不得不考虑自己手下人的意思。当自己的亲信们都心存了杀掉先赵武灵王的打算的时候他也只能默认。因为他不想死的是自己。

这一场导致了赵国衰弱的开端的事变,最初的原因也仅仅是由于先后两个国君的背后的势力的争斗,到了最后两人却都被自己的亲信们牵扯了进来。两人都是被迫的牵连了进来,两人也都想竭力的避免悲剧的产生,但是他们最后却都不得不向自己身后的庞大的利益集团妥协。

“沙丘之变”影响无疑是深远的,它直接的影响了历史的进程。赵主父之死是赵国的历史性转折点,赵国在武灵王死后令人遗憾的终止了继续崛起的脚步。在邯郸宫中歌舞升平,欢庆政变胜利之时,咸阳宫中君臣也尽皆弹冠相庆。赵主父通过一生征战所拼出的赵攻秦守的战略格局被逐步平衡,直至最后被逆转。一个英雄的时代落幕了,就在仅仅两年后的前293年,初出茅庐的秦将白起牛刀小试,于伊阙之战中大败韩魏联军,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赵国随后也逐渐开始不断的败于秦国,直到最后的灭亡。

听了李东阳的话,孝宗陷入了沉思,李东也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担心大明也出现“沙丘之变”这样的事情,那样的话无疑会动荡国本。

如果他现在把皇位传给朱厚照,自己退位做一个太上皇,那么到时候大明的势力必然会分为两方,一方是仍然跟随自己的,另一方就是跟随者朱厚照的。如果最后没有出现双方反目成仇的情况还好说,但是一旦两人最后由于自身原因或者受属下连累而反目了,那么到时候大明可有的乱了。

李东阳站在那里也不说话,现在就等着孝宗的反映了,只要孝宗一开口他便可以判断出孝宗最后的决断。

其实最开始他是想说英宗“夺门之变”来着,但是一想到英宗是孝宗的亲爷爷,自己要是说了说不得以后会为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于是李东阳就赶紧把“夺门之变”换成了“沙丘之变”。

不过虽然他没有说这一点,但是聪明的孝宗有怎么会想不到这件事呢。英宗的“夺门之变”和当年的“沙丘之变”是多么的相似啊。只不过是把两父子换成了两兄弟而已。代宗即位之后不想再交出权力于是便把自己的哥哥英宗给囚禁了起来。可惜当年英宗的那些臣下又怎么会心甘情愿的交出手中的权力呢,英宗被囚禁了,但是他们却是没有限制的。于是经过长久的谋划之后英宗当年的那些臣子逮着了一个时机趁机的发动了“夺门之变”废了代宗又立了英宗。“夺门之变”可是直接导致了之后大明的历次政治动荡的产生,影响不可为不大。

英宗在这件事情上做了什么,他什么都没有做。他只是坐在那里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就有人主动的自作主张的帮他夺回了自己的皇位。

孝宗犹豫了,“沙丘之变”、“夺门之变”历历在目,他不能不犹豫。

ps:求票了,还有票的朋友千万别忘了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