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书剑长安 > 第一百零一章 天子血诏

第一百零一章 天子血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ps:二合一,今日四更完成。再一次对前两天的欠更道歉,确实是因为急事,明天会继续四更的。)

他的声音方起,那些他领域中的生灵似乎有所感应,他们仰头看向半空中的情形。

那时,停止的时间似乎开始了流淌。

一声剑鸣忽起,低沉、轻微,但却清晰的传入了在场每个人的耳中。

随后又是一声剑鸣与方才那一声相差无几。

但紧接着这样的剑鸣如雨后春笋一般,一声接着一声,一道接着一道的响起。

转眼间剑鸣汇集成海,震耳欲聋,成为了这方天地最响亮,也是唯一的声音。

很显然这些剑鸣都是来之不同的长剑,苏长安心头疑惑,不知这这些发出剑鸣的剑究竟在何处。

他循声望去,心头又是一震,他看见北通玄领域内的那些生灵此刻都仰头望着天际,他们的目光变得呆滞,身子开始轻轻的颤抖。

他猛然醒悟,那些剑鸣便是从这些生灵的身体中所发出的。

“我以苍生为剑,护佑苍生!”北通玄的声音也在这时响了起来。

那些他领域中的生灵亦在此刻如得敕令一般,身上光芒一闪,便尽数化为一把把闪着寒芒的长剑。

然后,只见一道道光芒闪过,那些宝剑应声而动,铺天盖地的朝着拓跋炎四人袭来。

那时剑鸣如龙,长驱千里。

剑芒如雪,亮彻天地。

剑意如海,惊涛拍岸。

方才拓跋炎四人无比强悍的攻击,在这遮天蔽日的剑海之下,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只听数道惨叫声响起。

数息之后,连同着北通玄的领域散去,那漫天的剑影也随之散去。

下一刻拓跋炎四人浑身浴血躺在地上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的眼帘,那些蛮军见状纷纷发出一阵惊呼,这四人连同之前被苏长安所斩杀的那位老者,几乎便是这五十万大军所有的首领级人物,如今一人死于苏长安刀下,剩余四人生死不知,此刻群龙无首,这些蛮军岂能不惊。

北通玄对于诸人的诧异丝毫不放在心上,他在这时转过了身子,第一次看向那位送葬者,道:“我想,你应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继续等下去了吧?”

男子一愣,脸上忽的浮现出一抹玩味的笑意。

“有趣,你竟然会帮一个蛮族星殒回归星海。”男子这般道,但那支还是再次被他举了起来。

他确实受到了来者星辰阁阁主的命令,让他配合那几位所谓的圣子行事,但眼下这几位圣子的手下却都被击败,显然短时间内是不会苏醒,他自然没有理由冒着自己死去的风险等待下去。

于是,低沉的箫声在此时,在静默的战场上响了起来。

......

长安,太和殿。

天色方才过了午晌,时辰尚早,虽有雪,但却并不扰人,反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按理这样的景色下,酌一杯清酒,与人谈论些风月,应当是极为惬意的事情。

可是,太和殿内的这位男子,似乎并没有这样的雅兴。

太和殿的大门,被紧紧的关上。

太和殿与屋外就像是两个世界,风雪吹不进大殿,日光亦照不进大殿。

虽然了些烛火,但太和殿里却不见明亮多少,反倒是那些摇曳的烛火,将整个大殿照得忽明忽暗,显得格外【阴】森。

一位中年男子,此刻正坐于那张象征着这世上最高权力的龙椅之上。

只是,他的头发散乱,双眼极为空洞,一身黄袍却随意,甚至可以是潦草的披着。

他正看着一张被揉捏过的黄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许多字迹。

男子将那上面的字迹一一看来,他像是极为在意这上面所写的事情一般,看得很是仔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驻足许久。

这应当算得上是他登基以来,真正看过的第一份奏折,当然其实也不能得上是奏折,毕竟司马诩已经掌握了朝廷,他虽为大魏的帝王,可实际上,对于外面的事物,他一无所知。

这份姑且称之为密报的黄纸还是太尉穆梁山托寻常往来宫中负责采购的太监带进来的,几近转手与波折,方才避过司马诩的重重耳目,送到了他的手中。

他的身子忽然开始了一阵轻微的颤抖,瞳孔随之放大,漆黑的瞳仁几乎占据了他的整个眼白。

他又一次仔细的阅读了那黄纸上的内容,似乎想要确定是否是自己看错了些什么。

但待到他确定无误之后,他身子的颤抖愈发剧烈起来,他像是看到了某些让他极为害怕的事情,脸上的神情一阵变化。

从震惊到骇然,从骇然到惧怕,最后从惧怕化为了恍惚。

约莫一刻钟之后,似乎是因为他的手颤抖得他过于厉害,那黄纸从他的手上掉落了下来。

呜!

一大沙哑的响动从太和殿的大门处传来。

男子顿时从木讷中回过神来,他像是受到了惊吓的兔子,下意识的便要躲藏起来。

但那被打开的大门的缝隙中传入一个人影,他迅速再次将大门合上,似乎也很害怕被人发现自己的踪迹一般。

他朝着大殿的正上方望去,一眼便发现了那位试图躲藏到案台之下的声音。

“父王。”那人影这般喊道。

男子身子一顿,他心翼翼的露出头,看向那人影,待到他确定了来者的身份,方才如释重负的抬起身子,重新坐了起来。

“明儿,你怎么来了?”台上的男子问道,神情中既有欣喜,亦有担忧。

那人影快步走上前来,接着男子身前起的烛火,那来者的容貌终于变得清晰。

竟是一位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