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现在刘仁恭安坐蓟州城,其实他已经走到了绝境,蓟州本来就是小城,每年的幽州大部分收成都被送到了幽州,储存起来,这也是节度使为了防止手下造反而采取的措施。
这样一来,坐拥幽州的李匡筹当然不急,因为他有足够的粮食,但是蓟州的刘仁恭就不行了,他手下的军队虽然由于自己在军中威望的缘故不比李匡筹少,但是后勤比起李匡筹来就差远了。至少若是他还不想办法的话,这些追随他的军士就要饿肚子了,五代的军士可不是红军,若是你不能带他们寻个好前途的话,那你就只有去死了。
所以刘仁恭一直为这两万军士的口粮深深的烦恼,总不能学秦宗权吧!但是让他出城与契丹人一绝死战,他又怕被李匡筹给捡了便宜,所以事情就这么一直大条了下来。
“依你看,当今我军形式如何呢?”刘仁恭听杨国振讲完后,突然问道。
杨国振没有抬头,不过他的jing神却为之一震,既然刘仁恭问了,那么他恐怕也有想要出击的想法了,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杨国振当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的。
“依属下看来,契丹人不堪一击,我戍堡不过百人一战而击溃三千契丹人,想必城外的那些契丹人是绝绝挡不住大人雷霆一击的。”杨国振说话的声音很大,整个厅中回荡的都是他的声音。
说完他偷眼看向刘仁恭,刘仁恭依旧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
“况且此刻的契丹人大多忙着四处劫掠。”说到此处,杨国振也不由的有些难受,那些可都是自己的同胞,“契丹的军队本来大多数就都是牧民,此刻他们专心劫掠,想必他们首领也是没办法让他们死战的。我们只需一战击溃他们,然后衔尾追击,契丹人连回到草原都难!”
这句话说出来后听的刘仁恭眼睛一亮,他实在是被当ri草原上那一战给吓住了,而且他现在手上只有这两万军的基业,所以不敢拿出来冒险。
但熟知这段历史的杨国振却知道,契丹人根本不堪一击,最经典的战例就是河东的李存勖灭梁一战,当时契丹人大举南下,被李嗣源率领的偏军一战击溃,那时候还是在耶律阿保机已经一统整个契丹建立辽国的时候,现在的契丹相比于那时候的契丹实在是差的远了。
历史上刘仁恭占据卢龙后,每年都要让契丹人给他上供,不给就打,刘守光建立燕国后,经常派兵抢掠契丹人的牛羊,而契丹人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向大唐天子诉冤,请求大唐天子给刘守光治罪。就是在石敬瑭认契丹为父,割让燕云十六州之后,契丹人也是不敢南下的,例如石敬瑭的儿子石重贵就几次击败契丹人,周世宗柴荣更是几次亲征燕云,打的契丹人头破血流。当然宋朝我们就不说他了,至少在整个五代期间契丹人正面对抗是不可能打得过中原的军队的。
所以杨国振说的可以一战击溃契丹人并不是在吹牛,就是那ri的草原上,唐军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不也差点胜利了吗?
“卢夫子,你觉得此事如何?”厅中这些武将若是让他们打仗那是自然没问题的,但是让他们这群大多是文盲的人来分析形势就太让他们为难了。
杨国振心中一动,在幽州也就是后世的bei jing附近,自东汉以来一直盘踞着一个巨无霸的大家族范阳卢氏,他们的始祖就是卢植,也就是三国演义中那个做过刘备公孙瓒师傅的大儒。
在唐朝的时候,卢家共有八人进入中枢为相,号称“八相佐唐”,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就是出身范阳卢氏。但是经过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以及河朔的近百年割据后,范阳卢氏已经完全的没落了。后世自称范阳卢氏后人的大多是冒称,比如明朝的卢象升他大约就是冒称的卢氏后人。
也不知道这个卢夫子是不是范阳卢家的人,杨国振暗暗的想到。据史书记载,在这些家族鼎盛的时候,他们只跟天下另外的四姓通婚,连皇族李氏的公主他们都是不屑去娶的。
儒服中年坐在一群武将中间自有一种卓尔不群的气质。
他站起来向厅中人施了一礼后才面对着刘仁恭开口说道:“军事在下是不懂得的,照这位小兄弟的说法,那是可以胜的,而前ri使相的哨探探得李匡筹的大军已经退回了幽州,那样说来,倒是无需有什么疑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