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百科大全书 > 《易经》典籍中是如何介绍易经书的结构形式

《易经》典籍中是如何介绍易经书的结构形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易经》之文可分为筮辞与非筮辞两类。筮辞是占筮的内容、卜问的记录,非筮辞大多是表现作者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的。非筮辞在全书所占份曼较少,但其内容较特殊,作者的理论和思想是主要成分。如《临》卦中虽也有元亨、凶、吉、无咎等负兆词语,但主要内容都是讲君主应如何临民治民、理政临朝的。再如《观》、《兑》等卦,大都是讲理论。

《师》、《比》、《否》等卦中也插入不少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这些非筮辞为何插入卜筮之书?是作者抑或是编者所为?都无从考知了。

筮辞是全书的主要部分,又分为三种。一是贞事辞,古代人们对许多亊情应如何办,不敢自行决定,于是通过占筮请示神灵。占筮后把请示的亊记录下来,作为后来的参考。这些所记的亊,就是贞事辞。二是贞兆辞。这是占筮时所得神灵兆示的记录,如吉、凶、无咎等。贞兆辞有时与贞事辞相连,有时是不相连的。还有一些作者,如《临》卦作者,只是利用贞兆辞论断、说明事理。三是象占辞。星占、蛇孽之占、鸟占等关于从自然界、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异常现象中得到的兆示都厲于象占辞。由此可知,卦爻辞既神秘又庞杂,往往有性质的分别,

内容五花八门。在编纂中要保持其原始形态,很难构成严密的逻辑。

关于《易经》的卦象、卦名和卦爻辞之间的联系问题,也向来是易学一大疑案,长期争论不休。传统的看法是,三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古代易学家站在维护经籍神圣的立场上,或者通过对卦象、卦名的各种解释,或者通过对卦交.辞的附会,努力寻求其间的必然联系,竭力将它们统一起来。历史上易学流派最为繁多,这是一个主要原因。事实上,学者们根据自己的解释,建立起他们自己的《周易》理论和系统。《易经》的神秘和歧义,给建立种种系统提供了无尽的机会。

关于这个问题,应从《易经》之卜筮性质开始考虑。先谈卦画与卦名,这两考孰先出孰后出,已是无法考知的事。但筮法由薔而卦,卦是数的结果.,很可能卦画在先,卦名在后。正如许多中国的古书,本来没有篇草名目,编者为方便称谓起见,常在篇首加一个题目。如《诗经》,各首诗歌常取其前两字为名目。有些名目就如我们编排图书目录一样,甲乙丙丁,只起识别的作用。这例证可说明一些卦画和卦名的关系。卦画只是一种符号,有些有预定的意义,如乾、坤等卦,卦象与卦名相符合。有些原本没有预定意义,据筮而得象,依亊而解释,这种卦画与卦名没有内在联系。

再谈卦画、卦名与卦爻辞的关系问题。《易经》起源于占筮之法,卦象是揲的结果,卦爻辞是贞问及兆示的记录,前一种代表排列演算的偶然性,后一种代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心理,二者本不相关,其间绝无必然的联系。但历代的筮人及编寨者对占筮的特殊结构进行加工整理,试图构成一定的秩序。这些努力起到一定的作用,使卦象与筮辞之间体现出某种联系。如《师》卦大体言军事,《履》卦大体肓行旅,《颐》卦大体言饮食。有些卦的爻辞围绕一个中心内容而论。这样的卦,名与实一致,象与实也似顺理成章。但这种联系完全出于人为的组织之功,并非内.在必然性使然。六十四卦是否代表六十四种物象,都有:特定的意义?就不清楚,很难稽考p其中象、名、辞之间有的有形的关联,有的有义的联系。但整体上总显出有点儿杂乱,似有似无,其原因就在缺乏内在必然联系。

现在,我们将经过加工整理的《易经》结构作一个概略的介绍。

《易经》以卦为单位,不象其他书那样以章节篇目划分。全书共六十四卦,每卦含卦画、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dd>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